重机枪和轻机枪的威力有多大的差距?
我是雪松,我来告诉你:重机枪与轻机枪构造就有差异,首先。口径不同,射程不同,杀伤力当然就不同了。轻机枪一般使用与突击步枪同型号子弹,重机枪则要大些口径。
其他网友观点重机枪、轻机枪,都叫枪,也都是机枪,实际上这是两款完完全全不同的枪,它们之间的差别非常的大,几乎就是两种不同的武器。重机枪是一款防御型机枪。轻机枪是一款进攻型机枪。它们之间唯一的共同点也就是都能打连发。重机枪最著名的一次战例就是马克沁一天突突了6万英军。而这就是一次最标准的重机枪的使用说明书:先选好位置,挖战壕,前面部署散兵坑,把机枪架起来,周围沙袋再围上,旁边再有两个班的步兵掩护,身后一百箱子弹......然后静静的等候敌人的冲锋。注意,这个机枪阵地建好以后基本上就是不动了,固定位置。重机枪阵地想移动,那得等仗打完了,十几个人再把枪收拾起来,该装车装车,该人抬人抬的搬走。从一战到二战到上甘岭到两山轮战,重机枪都这么用。而轻机枪的使用则完全不同,它是伴随部队冲锋用的。一个机枪手端着轻机枪,两个弹药手拎这子弹,快速机动,发现有敌人,立即卧倒,把枪架起来射击,通过机枪的猛烈火力压制敌人,然后自己的步兵冲上去,消灭敌人。打完这几个点射,赶紧起来,拎着枪继续行动。这两种枪的使用方法就不一样,所以单纯的从性能、威力上去比较谁强谁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防御的时候,重机枪的威力大。因为它火力猛、射程远、射击稳、打的准,弹药充足。进攻的时候,轻机枪的威力大。因为它轻便灵活,机动性好,可以跟着普通步兵冲锋,并随时提供支援。但是,随着部队机械化的发展,重机枪也有另外的一条路在走:上车。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军和它的M2重机枪。美军的重机枪大多是装在坦克、步战车、吉普车上,另外在朝鲜、越南、阿富汗、伊拉克......它也有传统的重机枪阵地。重机枪装车上,无疑会极大的提高机动能力,把重机枪从防御型武器变成了进攻型武器,也可以跟随部队迅速冲锋。但重机枪装车,它的角色在本质上依然是一个机枪阵地,只不过是可以迅速移动。跟轻机枪比,还是是不够灵活,很难在复杂、狭窄、拥挤的环境下紧贴着步兵提供支援。步兵班组依旧是需要轻机枪的加持。重机枪,它就应该是这两种使用思路:构建固定的机枪阵地和上车。追求步兵抬着重机枪跑,这是走上了邪路。譬如我国号称世界上最轻的重机枪。反正我个人的想法是以目前的情况重机枪这个东西必须上车,如果不能上车,那就不要。或者是有从容的时间去构筑长期坚固的机枪阵地。我们的这款世界最轻的重机枪在使用中也得6个人来伺候,5个人抬枪,1个人拎着两箱子弹。而这两箱子弹也只有200发。200发子弹在高强度的战场上,太弱了。火力持续性太差,能打2小时?2小时以后这6个人是不是闲了?89式重机枪的射速就是每分钟450发,靠弹药手拎的200发子弹,你究竟能打多久?要是装到地形车上,一个司机,一名射手,一名弹药手,3个人就能操纵这挺机枪,然后车上还可以装上十箱八箱的子弹,这啥效果?上车的重机枪和人抬的重机枪,那也是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重机枪班12个人,2挺机枪,400发子弹,这编制就不如换成一个重狙班了,6支10式狙击步枪,6名射手,6名副射手,这12个人可以携带200发子弹。狙击班200发子弹可以持续作战2天,最低也得消灭150个敌军。机枪班的400发子弹也就是能打一两个小时,顶天能消灭40个目标。美军现在消灭一个敌军得消耗25万-30万发子弹,而这个数里是包括重机枪子弹的,所以咱们说400发子弹消灭40个目标,那得是相当乐观了。我们现在的重机枪也大多装在车上,问题是你先前号称的世界最轻不就是没意义了嘛。30公斤的枪和60公斤的枪装在车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同。而把重机枪搞的过轻,是有后遗症的,精度、火力持续性、射速、可靠性、寿命都受影响。为了追求轻,在性能上做了牺牲,但上车以后,这种牺牲又变成了没有任何的价值。另外,现在轻机枪是属于杀人的,但重机枪更侧重于:毁物。敌人冲过来一辆自杀小汽车,重机枪一通扫射,直接把车打散架,让它冲不过来。前面有堵墙,墙后藏着人,重机枪再扫一通,直接拆墙,连墙带人全打碎。其余的还有轻型装甲车、吉普车、机枪阵地的沙袋、狙击手埋伏的阁楼......重机枪的作用就是直接把这些东西打零碎,至于里面的人则属于赠品。而重机枪的这种使用,明显也是需要大量的子弹。靠人工拎200发子弹的机枪班肯定是舍不得这么干。设计世界上最轻的重机枪,然后靠人力抬着跑,这明显是在幻想在战场上,一群拿着Ak的土著向你冲过来。现在战场的复杂程度肯定要远远超过这个,重机枪的使用面也非常宽,杀人只是副业。重机枪负责拆迁,轻机枪负责打人......依旧是分工不同。
其他网友观点重机枪,轻机枪,通用机枪这三种自动武器之间的威力差距不是由上来决定的,而是由这种枪发射的子弹决定的。传统上重机枪就是那种使用三脚架或者轮架,使用弹链或者弹板供弹,战斗全重较大,一般一个人扛不动的机枪,用重机枪至少2个人,通常是3-12个人。而轻机枪是使用两脚架,使用弹链,弹板或者弹匣供弹,战斗全重通常在10公斤左右,一个人可以扛着跑,但是通常会有一个副射手的机枪。而通用机枪是一般使用两脚架,但是也可以使用三脚架做重机枪使用,一般使用弹链供弹。传统意义上,这三种机枪都发射全威力步枪弹,重机枪由于武器比较重,枪身的稳固性比较好,所以重机枪的有效射程比较远,通常可以达到2000米,而轻机枪一般是1000米左右,通用机枪在重机枪状态有效射程也可以达到1200米,轻机枪状态1000米左右。这个似乎是玩具的俄国马克沁重机枪。传统上,重机枪会配备一些光学观察设备,比如望远镜什么的,用来观察远程射击时的弹着点来进行修正。而轻机枪一般没有这个东西。不过二战后,传统意义上的重机枪已经被正规军淘汰,重机枪的地位被原来的高射机枪取代,而高射机枪的有效射程达到1500米到2000米。M2hb高射机枪而轻机枪和通用机枪中,发射全威力步枪弹的轻机枪比如ZB-26,DP-28这样的被通用机枪取代,而且通用机枪大部分时候是用两脚架,当然也有用三脚架的时候。苏联的DP28也叫大盘鸡或者转盘机枪。ZB-26远一点的是大正11也就是歪把子。但是轻机枪中还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发射中间型威力弹或者小口径步枪弹的轻机枪,这种轻机枪是作为步兵班的主要压制火力,不过由于使用的子弹的缘故,这些轻机枪的有效射程降低到了600-800米,不过苏联的RPD,美国的M249就是这种。苏联的RPD或者是中国的56-1轻机枪M249伞兵型,枪管比标准型短一些。不过,中国还研制过使用小口径步枪弹的通用机枪,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军方感觉压制效果不佳,所以没有大量使用。88式通用机枪重机枪状态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观点在二战之前,轻机枪和重机枪的区别还就真在体重上,因为重机枪有三脚架,有水冷套,有水箱,有更沉重的机匣,基本都在60公斤以上,几乎没法移动,所以都是作为固定火力点或者车载武器。但那会的机枪打的子弹就是常规的中口径步枪弹。而轻机枪的话和那会重机枪口径一样,但是由于需要让单兵可以携带设计。因此水冷套是不能要了,三脚架也不能要了,机匣也尽可能弄薄,枪管也尽可能薄。总的来说就是在满足能携带的基础上各种减重,因此轻机枪尤其在火力的持续性,射击的稳定性,子弹的散布,有效射程上都不如重机枪。但注意这个时期,由于轻重机枪用的都是一种子弹,而且枪管长度的差异也不大,因此从单枚子弹杀伤或者射速来讲,其实两者没差异。但二战之后就不一样了,战后原始的重机枪和轻机枪的功能被通用机枪包了~而重机枪原本的位置被12.7mm口径以上的大口径机枪取代,轻机枪的位置则被中间威力或者小口径步枪弹取代并下方到步兵班。 这下两者的威力就天差地别了大口径机枪在2000米依旧还有优秀的存能、杀伤力。将近两万焦耳的动能穿土墙、轻型装甲车辆和玩儿似的,还能拆各种雷达站、小艇、直升机等目标。而中间威力弹和小口径步枪弹在400米外基本就没啥力了,2000还不到的动能往往对轻型掩体也缺乏足够的穿透力和穿透后的动能。
其他网友观点重机枪,一度主宰了一战战场的阵地战,德国根据马克沁重机枪研制出那款名为MG08式的德式马克沁重机枪,在索姆河战役中,曾经创造了一天内射杀将近6万英法联军的惊人军史纪录。马克沁MG08重机枪,采用标准的250发金属弹链,理论射速每分钟6000发,重量一般都在60公斤以上,枪械操作也比较复杂,因此,在操作MG08式机枪时需要4人,不常转移阵地,作为防御战的最主要打击火力,特别适合拦截集群冲锋的对方士兵。轻机枪,一般重量在10余公斤,大都采用20/30发弹匣供弹,事实上一个人就能携带并操控,但基本上都配有一名副手,为射手提供实弹匣,负责给空弹匣压弹,并随时接替负伤或牺牲的射手。二战是轻机枪装备的黄金时代,多数国家军队能够装备到步兵班,成了步兵班最主要的火力支援武器,当时的步兵大都使用5发栓动步枪,因此步兵班火力比较稀薄,弹匣供弹的轻机枪,就成了步兵班最主要的火力输出武器。日军装备的歪把子轻机枪是个特殊案例,采用敞开式漏斗供弹,用6只5发桥夹一次性塞进,故装弹比较复杂,且由于敞开供弹风沙雨淋等因素,都影响了此枪的射击性能。当时,轻重机枪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步枪弹,与步枪弹是通用的,便与战场上子弹供应,轻重机枪缺弹时,步兵携带的步枪弹都能保障轻重机枪优先供弹,日军携带的子弹中,其中有一半是提供给分队的轻机枪使用。一般轻重机枪的威力,体现在火力的持续性能上,弹链供弹的重机枪威力肯定在弹匣供弹轻机枪之上;在射速和射程上,使用同口径的步枪弹,重机枪的有效射程为1000米,轻机枪的有效射程为600-800米,这就是同样的子弹,从轻重机枪中射出来时,射程有所不同,显然重机枪的威力在轻机枪之上。重机枪一般采用100发以上的弹链供弹,以保证射击的持续性,当然,日军装备的九二式重机枪则用30发保弹弹供弹也是个特殊案例,火力持续性和30发弹匣供弹的英军布伦式轻机枪就没啥区别了,但有效射依然在布伦式轻机枪之上。战后,关于重机枪概念又有所不同了,一般将12.7毫米和14.5毫米的原高射机枪,也称大口径机枪定义为重机枪;以前的重机枪事实上大都被7.62毫米的中口径机枪,即中口径通用机枪所取代;轻机枪则相应地被命名为班用机枪,资深军迷对此都很清楚,一般读者还真搞不清楚。
智能推荐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重机枪和轻机枪的威力有多大的差距?":http://www.huagezai.com/article/2023112189476.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yfshare@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