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一家专注于互联网知识问答的网站!
百科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运20最大起飞重量220吨,中国还需要640吨的安225运输机吗?

发布时间:2023-11-21 07:06:01 来源:互联网投稿 阅读次数: 220 本文有: 3368个字 大约需要阅读时间: 9分钟
优质回答:

我是雪松,我可以直言不讳的告诉你:安225不适合中国用作运输机,也没有哪个国家能买它,因为虽然它载货量特大但是它需要的机场跑道也相应特殊长,另外它的耗油量也是惊人巨大,维修保养更是巨资。

其他网友观点

中国需要的是安-225的技术而不是安-225这个飞机本身,或许作为民用平时可以运一下超大货物,但是军用并不是太适合。要注意,衡量军用运输机的指标不仅仅是载重量,还要考虑起降条件、货舱适配性、成本、维护种种问题。所以运输机不仅仅是载重越大越好。首先要明确一点,安-225起初并不是作为一款军用战略运输机而设计的。他的设计目的是驮运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运载航天设备及火箭零部件,所以是作为一款“民用飞机”而不是军用运输机。其产量当时预估也只有10架左右,并非像安-124、伊尔76那样大批量生产。从表面上看安-225有着250吨的惊人运载量,最大起飞重量也达到600吨。但是这种级别的运输机对起降机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他的满载起飞距离为3500米,降落距离也达到3000米,翼展面积达到905平方米。普通军用机场很难达到他的起降要求,就算是民用机场也必须要是大型的国际机场的长跑道才可以。如果综合跑道长度、ACN-PCN(飞机等级序号-跑道道面序号)等因素,国内有资格降安-225的机场也就是十几个左右,再考虑到空域和机场繁忙程度,实际上只有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被允许起降安-225,其他周边机场只作为备降机场使用。所以苛刻的起降条件严重限制了安-225的投送范围,这就成为安-225无法成为常备战略运输机的第一个大的问题。俄罗斯和美国的战略运输机都是采用高低搭配的模式,俄罗斯使用的是载重60吨的伊尔-76和载重150吨的安-124搭配,美国使用的是运载量77吨的C-17和运载量130吨的C-5搭配。对于军用运输机来说,130吨左右的运载能力基本可以完成所以装备的运载,毕竟像主战坦克这种超重装备也就是50-60吨左右,一个架次运送2辆及附属装备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些军用运输机的货舱也是根据现役主战装备的尺寸来设计的,即便是体积较大的装备也不会受到限制。C-5和安-124的起降条件就没有那么苛刻,他们的起降跑道都可以控制在2500米左右,远小于安-225的3500米,这样全国的任何省份(全世界任何国家)都可以找到能够起降的机场。4E级的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就多次进行过安-124的起降,但青岛机场却无法起降安-225。下图为装卸货物的安-124和C-17还有成本和维护性,安-225由于起降条件和体积是在十分巨大,如果成为军用战略运输机的话那么要专门修建大型军用机场或者对现有军用机场进行扩建,还要配套专门的巨型机库,使用成本较高。而且这种飞机体积巨大,涉及的系统实在是太多,在维护方面还是比较麻烦的,维护周期还更长。所以在成本上还是维护方面上都是比130吨级的运输机要麻烦很多,毕竟任何军工产品也是要考虑经济性的。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目前使用的是伊尔-76和运20这两种60吨级战略运输机,由于我们并什么海外基地,大部分任务都在国内或者附近国家,而且还可以临时租用大型民航飞机,所以这两种飞机暂时已经够用。将来我们的投送需求增大后还会发展一种类似于C-5和安-124水平的运输机作为补充。但是像安-225这种级别的运输机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成为战略运输机的主力,毕竟性价比实在太低,全世界找不到多少能够起降的机场,这样就失去了战略投送的意义。顺便说一句,最近网上很流行我们要把安东诺夫整体搬过来、乌克兰把全套的安-225图纸交给中国,其实这都是一些网络媒体捕风捉影一厢情愿而已。安东诺夫对乌克兰来说就是国家支柱,一个国家会把自己的支柱给别人?前段时间财大气粗的波音还想并购安东诺夫,但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而中国与其说看中安东诺夫公司和安-225不如说看中的是他们相关专家和大型运输机的技术。

其他网友观点

虽然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军事大国,但是我们的军用大型运输机无论在规格还是数量上,都和这个世界第三不相匹配!虽然我们现在有了自己的运20运输机,但即使是加上进口的俄罗斯伊尔76运输机,我们大型运输机的规模还只有几十架,这和美国数百架规模比起来,差距明显!而且我们的运输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运输机。航程有限。那么对于起飞重量超过640吨的安-225这样的大型运输机我们需要嘛?答案是不需要!这和我国目前奉行的战略有关系,我们主张的是防御战略,只需要在国内或者周边国家进行空运任务,像运20和伊尔76运输机就可以完成!我们不需要像美国那样,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运输任务,而且还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运输任务。全球某个地方发生突发情况,美国都喜欢去管,而让美国具有参与管事的资本就是美国庞大的运输机部队。空中运输是目前最为快速的机动方式,比如中东地区现在突然发生意外情况,美国就可以在几十个小时之内,空运数万规模的部队过去,还包括配套的武器装备,涵盖重型武器,比如重型装甲车辆和重型火炮等等。但是我们国家目前不需要进行全球机动,所以不需要大载重和长航程的运输机,而是需要一定数量规模的伊尔76和运20这个类型的运输机,我们现在的目标还是先把运20运输机的数量提高上去。未来我们还需要类似C-5这样的战略运输机,它们载重量大航程远,随着国家发展,我们在海外的利益也越来越重要,需要类似C-5战略运输机来保障我们的海外权益。安-225运输机并不实用实际上并不是运输机运送的重量越多就越好,像安-225这样的运输机,美国都没有研制和装备,这从一定方面也证明了安-225运输机并不实用,如果实用并且用处大,对运输机有追求的美国早就研发和装备了。安-225基本上属于一款特殊用途的运输机,用处不多,这个从它的设计之初的要求就知道了,它主要是为了运载苏联暴风雪航天飞机而研制,这也注定了它使用的场景不多。另外它的使用和维护也是非常麻烦,并且它对跑道的要求也非常高,最简单的要求就是需要在长度超过3000米以上的跑道起降,现实中这样的机场跑道很少。同时它的使用成本也很大,使用一次的成本对于运输方来说非常浪费,无法承担,所以除非是没有办法,否则全球很少有客户愿意使用安-225来来运送货物。所长觉得,我们目前需要的是更多数量的运20运输机,未来还需要类似C5这样的战略运输机。

其他网友观点

在运-20研制成功之前,中国空军也就只有十几架伊尔-76运输机艰难度日,所以我们过去几十年对大型运输机充满了渴望。而安-225作为全球最大的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640吨,可以在运载250吨战略物资的情况下进行洲际飞行,这样的运载能力是我们的运-20运输机66吨运载能力的近4倍,如此强大的运输机确实令人欣喜!不过,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我们需要的只是安-225运输机的技术,而不是这种600吨以上的超大型的运输机!首先,此前的苏联研制安-225运输机本身就只是用于运送“暴风雨号”航天飞机的,而不是空军用于战略物资投送的。美国研制的“斯特拉托”双体飞机也是类似的用途!另外,像安-225这样的超大型运输机对起降环境要求特别高,需要至少在4F级国际机场起降,起飞跑道长度要3600米以上,目前中国已有500多个民用机场中,只有石家庄机场等10多个机场拥有长度在3600米以上起降跑道,才能满足安-225这种600吨级的起飞要求!要求如此之高,并不适合战争中恶劣的起降条件!不过,安-225运输机虽然太大,但运-20运输机却有点小了,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为220吨,最大载重也只有66吨,一次只能运载一辆99式主战坦克;另外,运-20在最大载重的情况下,最大航程只有4000多公里,并不具备洲际运送能力,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运-20并不是真正的战略运输机!而我们要想真的拥有洲际运输机的话,就需要再研制更大一些的运输机了,如同安-124和“C-5”银河大型运输机那样,两款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400吨,最大运载能力可以达到120-150吨,并且具备1.2万公里的洲际投送能力,这样的洲际投送能力十分适合实际战场的需求。综合来说,目前220吨的运-20运输机并不能满足我们的全部需求,而像安-225那样640吨超大型运输机虽然强大,但又不符合战场的实际需求!所以,对于我们的来说,得到安-225运输机的技术,再在运-20的基础上研发400吨的运输机才更为适合!

其他网友观点

2011到2016年的五年间,安-225曾8次到中国来搞货物运输,让见识到它的人印象深刻,无不在感叹世间还会有如此之大的飞机。它也是世上的唯一,并且只有一架。它是前苏联航空工业发展到顶峰的产物,一次可以吞吐下250吨物资,仅机背即可托举起运-20送到4000公里之外,没有错,它才是超大型飞机。货舱的尺寸全长43.51米,最宽6.68米,最高4.39米,依其尺寸完全可以一次型运输整套的俄制S-400防空导弹。正因为过于庞大,世上能供其起降的机场没有几个,如果在军事上使用,的确有部署不够灵活的特点,但所有装备都要考虑极限使用的情况,把重型装备运输至战区就近的大型机场就可以了。如果用于民用,使用就非常广泛,这也是安-225自从投入国际民营市场以来,频频出动的原因啊,常自见它一口吞下地铁车厢,往来穿梭于各国,大正是一种典型的能力,没有的话根本难以实现。美国去年试飞大型双体飞机Stratolaunch,用于航天发射,安-225也可以。未来“一带一路”搞基建的话,大型预制件使用类似安-225这样的大飞机,可以说就方便多了。更关键的是,没有不知道,有了才能更清楚,如能推动研制这样的大飞机,对我国航空产业升级的拉动,是巨大的,可以带动一系列关键技术进步,正是产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可以说大更是一种促进。大更是一种期待,生活在无限可期的每一天是幸福的,近年我国天娇正在与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展开全面合作,网友们期待全面改进升级后的安-225早日飞上蓝天。

版权申明

本文"运20最大起飞重量220吨,中国还需要640吨的安225运输机吗?":http://www.huagezai.com/article/2023112189474.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yfshare@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土堆网 我爱学习
人生就是为了不段学习而生的!
  • 156521文章总数
  • 10w+访问次数
  • 2356建站天数